卢圣虎,祖籍湖北洪湖,现居黄石。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,中国作协会员,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,黄石市作协副主席,原《大冶日报》主编,现《黄石文学》杂志主编。2022年入选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。诗作发表于《诗刊》《当代》《诗潮》《扬子江诗刊》《芳草》《汉诗》等文学杂志,著有诗集《若即若离》《或许与你有关》、散文集《纸上河流》等。
卢圣虎老师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,围绕主题着重讲了学生如何培养阅读与写作素养。他举例说,最近刚刚逝世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被世人称为“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女士”。有一段关于她的故事印象极深,她自称是“教诗的人”,时常会有人问她,读古典诗词有什么用?她回答:“学习古典诗词,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。”所谓“心灵不死”,大概指的是在困境中疗愈内心孤独与创伤的能力,一如她历经风浪艰险,却凭借一腔孤勇与热爱平安归来。不只是心灵,叶嘉莹把自己的高寿也归功于诗词的浸染,她说:“诗是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品性的。很多人问我,90岁怎么还这么健康?我说,是学诗的缘故。”她要把“自己亲自体会到的古典诗歌里边美好、高洁的世界”告诉年轻人,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,让大家能走进去,把不懂诗的人接到里面来。“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,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。”叶嘉莹曾经这样说道。著名评论家罗振宇也说过,读书的好处之一在于“读书可美容”,每当他看到叶嘉莹等老知识分子:“你会觉得,真的很美,这是读书给我们最重要的礼物之一。”
关于阅读的好处,卢老师讲了很多名言和事例,以此激励学生热爱阅读,热爱中国古典文化,多读好书。卢老师从四个方面开始了今天的讲座:一、阅读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。心理学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,对一个人的行为、性格和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个阶段,一个是儿童时期,3-7岁,一个是12、13岁,另一个是青少年时期,也就是高中生所处的这个年龄段,特别是思维乃至思想的形成,这一时期特别关键。二、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。大致体现在几个方面:性格养成,知识储备,写作应用,气质熏陶。三、青少年的阅读素养如何养成?找到兴趣,坚持阅读,擅于运用。四、从阅读素养讲到青少年的写作素养(或文学素养):内心有爱,眼里有光,笔下有情,脚下有路。最后卢老师关于青少年阅读与写作,对同学们提了几点希望:勤读,勤记,勤写,勤思(独立思考能力),关注身边人和事。
卢老师这一堂讲座,以自己阅读与写作现身说法,讲得精彩纷呈、妙趣横生。台下文学爱好者听得兴趣盎然,热血沸腾,收益匪浅。
本次讲座由文学社指导老师蒲赵老师主持,蒲老师在卢老师讲座基础上,进一步对同学们讲了几个问题,以此激励同学们热爰文学,追逐梦想,他说,文学是一个造梦的过程,是天下最美好的一件事,鼓励同学们心中有梦想,大胆去追逐;学习文学最笨的方法,也是最快的捷径,就是要做到"三来",即屁股坐下来,心静下来,提起笔硬着头皮写起来,其它别无良法。
此次邀请卢圣虎老师进校园讲座,明强校长非常重视,他亲自参加了本次讲座。同时参加讲座的还有翁海员督导、陈俊主任、朱丽主任以及语文老师和班主任。